广州光孝堂在哪?怎么去光孝堂?

share

  光孝堂

  广州光孝堂简介

  广州基督教光孝堂位于广州中心城区,毗邻地铁,交通便利,是目前广州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。2009年1月光孝堂被广州市政府评定为“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”。她的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。

  一、光孝堂的历史

  1886年,旅美华人基督徒自筹资金在美国三藩市建立了伯大尼大礼拜堂,并组织了中华纲纪慎自理传道会。该传道会不受外国差会控制并自筹传道会基金,每月由信徒捐献,先后在台山和广州建教堂。1894年传道会在广州十八甫购置屋业设立宣道堂。1897年,传道会按立赵哲君为牧师,并派其回粤,全权主理教会会务。赵君抵穗后,将宣道堂改作“星导书楼”,楼内置有西方各种社会及自然科学与基督教图书,供人浏览。因当时清廷朝野倡议“维新”、“戊戍”政变,星导书楼难以续办,遂恢复为宣道堂。后因信徒日多,堂舍狭小,亟图扩充,以广传福音,于是在光孝路购买地段,适逢谭沃心牧师留美回粤,除担任神学院教授外还被传道会聘任为总干事,筹建新堂。于1921年12月奠基,费时三载,耗资七万元毫银,1924年11月11日落成,取名“中华基督教会光孝堂”。同时举办正光小学、幼儿园和各种短期民众教育与其他公益事业,深得社会好评。

  光孝堂的建筑是中西结合的哥特式风格,从正面看似巴黎圣母院。坐西朝东,总面积1,470平方米,楼高五层,高26.7米、长35米、宽23米,堂体宽敞,大堂可容纳近1000位信徒聚会;三楼正面中间有一个玫瑰花形的彩色大圆窗,其直径约5米;南、北两边建有塔形钟楼,塔顶和周围用琉璃瓦装饰。整座教堂显得庄严肃目,雄伟壮观。

  “文革”期间,光孝堂被占用,长达18年之久。直至1991年,获得政府批准,于11月24日正式复堂,从此信徒得以重过正常的宗教生活。

  二、光孝堂的近况

  1991年复堂至今,神一直带领和祝福光孝堂,将得救的人数一天天加给教会。至2009年9月,光孝堂已举办了35期慕道班,并为近1500名参加了慕道班的信徒举行洗礼仪式。本堂现有一堂主日崇拜,每周约有750人参加崇拜聚会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,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教会参加崇拜,光孝堂于2008年增设一堂普通话聚会,以更活泼的形式让青年人敬拜赞美神。在周间,本堂开设三堂查经聚会,让信徒更多认识圣经真理。在2009年8月,又增设了恩光团契聚会和英语读经聚会。

  光孝堂现有一名主任牧师(伍嘉如牧师),两名宣教师(魏红洁同工、刘晨明子同工),他们都是受过正规的神学训练并有丰富的牧会经验,负责牧养信徒。由信徒代表组成的堂委会负责决策堂会的大事,并由教牧同工和干事负责管理堂会的日常事务。更感恩的是,神呼召超过160位义工分别在诗班、财务、保健、书刊、探访、影音、传译、接待、宣传、主日学等各个事工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

  每年重大的节日如受难节、复活节、圣诞节、复堂庆典等,本堂都举行隆重的崇拜聚会。

  光孝堂作为一间历史悠久的教堂,多年来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教会团体或个人到访参观,包括美国、英国、瑞士、缅甸、菲律宾、印度、日本、以色列、新加波及香港、澳门、台湾等。并与国内外众多兄弟教会建立良好的关系。

  复堂以来,本堂一直热心公益,服务社群,为主作光作盐。主要有赈灾、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建校、助学、扶贫、助残、捐款慈善单位等。受捐助地区有张家口、贵州、广西百色地区、华东灾区、清新县白湾教会、东北灾区教会、慈善医院、四川灾区等等。本堂还设立互助基金,每年都资助一些贫困、孤寡、病残的信徒和街道的孤寡老人及弱智儿童。1996年光孝堂被越秀区评为“扶贫助残先进单位”,1999年被广州市政府评为“文明宗教活动场所”。

  光孝堂经受了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,从战乱动荡到“文革”浩劫;光孝堂更迎来了新旧世纪交替的喜悦,见证了中华大地从福音荒漠到教会复兴。今天,光孝堂越发彰显她的魅力和价值,作主的金灯台,为完成福音的大使命而尽心竭力。

  【推荐文章】:

  广州哪里有教堂?广州各大教堂盘点
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