徒步穿越畲族金色小梯田角峰村,探巡元代

share

俱乐部:地球人户外联盟

地点:惠州市惠东县

出发地:广东,深圳

天数:1

价格:78





【活动时间】11月1号-周日一天活动


第1上车点

杨美早上7.30-杨美地铁B出口往龙岗方向。


第2上车点

平湖上车地点及 时间早上7;50分平湖“生态园酒楼”门口准时出发(品冠艺术酒店左侧)


第3上车点

龙岗六约地铁站出口8.C20分


切记,每个上车点请提前达到,迟到者一律不等,后果自负!


【平湖免费停车处】

免费停车--可以把车开到生态园门口处的停车


【平湖收费停车处】

收费停车--DCC文化创意园进岗亭为收费停车场,


切记,请不要将车停在生态园这条马路上,交警会贴罚单




每人收费¥78元,包含以下内容


1.含当天往返旅游大巴费用


2.含当日户外专业保险一份


3.含超级俱乐部平台提现费用


4.大巴停车及司机餐补费用




费用不包含以下项目

    1/中餐自带

    2/个人其它的消费,

    3/ 可能因政府管制而发生的门票费用


【退款申请】

在10月29号周五下午20.00前都可以在链接上可申请退款,超出此时间一律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退款要求!


【退款流程】

1.手机下载“超级俱乐部”APP.

2.点击靠最右下角,图标“我”

3.点击第三排“我的钱包”

4.点击第三排“退款”


如因天气或其它不可抗拒的因素,活动取消,费用会原路全部退回!


【温馨提醒】

本次为团队集体活动,请大家要有团队互助精神,要有包容的心态参与此活动中来!


特别注意事项:

     成功报名16人成行,(车费不变,不够的用基金补上)

     领队没有通知“取消活动”,都默认活动照常进行,不必出发前打电话和发信           息确认;(活动将在周六统一审核)

       帮朋友报名要事先告知对方注意事项,并提前了解集合地点和出发时间;

出发前一天早点休息,调好闹铃;

户外活动注意防晒、防暑、防雨、防寒、防风、防滑、防过敏、防蚊虫......自行做好预防措施;

要提前离队的同学,请事先告知领队;

建议带一些现金、雨伞和充电宝;

自备需要的个人药品;

万一出现头晕、胸闷、胃疼、腿软、四肢无力......等症状,请及时联系领队和景区工作人员。

本次活动与小于梧桐山,难度3星、强度3星、长度3星(最高5星)



【活动行程】

1.早上8.30分最后一个上车点准时出发,车上大家相互介绍,徒友间相互介绍,领队介绍行程中的相关事项与最佳拍照地点。

2.约9.30分到达九龙峰,整合队伍出发!

3.约11.00到达九龙峰山顶,中餐分享个自带的美食,可以休息2小时,有吊床的可以带上哦!

4.约15.00到达角峰村黄色稻田

5.约17.30上车返回深圳,期待下站户外行

【免责声明】 

  本活动为约伴制活动,户外活动具有一定突发及不能评估的危险性,凡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驴友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此次活动会为当天报名参于活动的驴友们统一购买意外保险,如自行找人替补的后果自负!参与者报名时请提供真实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(资料绝对保密),如参与者提供错误或虚假身份证资料的或拒绝提供的真实资料的,所有后果自负。所有参与者如在活动中发生伤害,组织者及同行者不承担参与者或家属提出的任何要求的赔偿责任!

     户外有风险,报名须谨慎!

【注意事项】  

1、报名参加者视同默认户外活动规则,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,赔偿责任领队不承担,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领队声明依法解决,凡报名者均视为接受本领队声明。代他人报名者,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,赔偿责任领队同样不承担。本领队声明中关于免除领队赔偿责任之约定效力,同样及于本次活动副领队、收队及财务官。  

2、强烈建议出行前自行购买旅游或意外保险,出发前请把组织人的电话号码留给家人,以备紧急时联络。  

3、必须服从队伍统一安排,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与自助精神,不要做无保护的攀爬、冒险;不能私自脱离队伍。

4、活动期间注意环保,不破坏植物

免责声明

1.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,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参加者应根据自身的状况作出是否参加活动的决定,并应对自己的安全负完全责任。 凡报名者均视为已接受放弃损害赔偿 。

2.参加活动往返交通途中和活动中如果发生意外事故,组织者有义务组织救援,但对于事故造成的身体损害,乃至不可逆转的永久性身体损伤、后遗症等,以及事件伴随的经济损失,组织者不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。

3.一旦报名,即视为参加者(包括代他人报名者,被代报名参加者)已经充分了解并自愿接受本免责条款,本免责条款自动生效。否则,请终止报名参加,已报名的参加者请在活动开始前退出本次活动。


 

【谭公庙】 

谭公庙又称谭公庵,
建于元代末年,清道光三年重修。谭公祖庙为边长20米的正方形建筑,庙内建筑画栋雕梁,精致优美。正殿供奉的是谭公童年塑像。

祖庙右侧,有一小瀑布,水声如琴鸣,水流似银链。瀑布下的谭公洞属\"洞中洞\"奇观。外洞只有1米见方,内洞却大得可以容纳下几个牧童牧牛、嬉水。

以谭公祖庙为中心的大小十余座庙亭坐落其间,主要名胜古迹有:祖庙、文昌宫、龙通寺、得道亭、志荫亭、下棋亭、石戏台等。古往今来游客,到此观光揽胜,烧香拜佛,流连忘返。

祖庙

位于惠东县平山东南4公里处,因有九条山脊似和条龙而得名。这里有以谭公祖庙为中心的大小10余座庙亭和动人的神话故事,传说六百多年前,谭公童年在此放牛,后得道成仙,后人为纪念他而建造庙亭,祖庙始建于元代未年,清道光三年重修,庙内建筑画栋雕粱,精致优美,大门有一对石狮,一副对联\"声动虎蛇龟尽伏,功施风雨露无偏。\"

龙峰祖庙,建于明宣德九年(1434),即谭公仙逝后的85年,乃\"仙灵之窟宅也\"。它本应称为\"谭公祖庙\",因最初是\"佛道合一\"(谭公与观音同殿),故一直称曰\"龙峰祖庙\"。此庙建在九龙峰山腰,坐南向北偏东21度,头枕尖笔峰,两旁是微微隆起之山埂,右侧有一股清泉流下,腹部有一泓清水,面向平坦富饶的\"谭公洞\",远处隐约可见双陂河和西枝江,故被称为\"风水宝地\"。站在庙前举目眺望,无限风光尽收眼底。

据《增修九龙峰谭公庵碑记》称
\"乾隆已未(1739年)……增修祠宇,以上堂供观音,而奉真人(谭公)于正殿\"。即\"仙佛同庵\"。道光癸未年仲秋至甲申年冬(1823~1824),\"分仙佛为二庵\",\"建观音庵于山左颜,曰龙通寺\"。

龙峰祖庙,长方形结体,面向五开间,二进深,宽23.65米,深21.4米,建筑面积506平方米,中间有大天井,两旁各有廊和小天井。硬山顶抬梁式架构,用青砖、琉璃瓦、大麻石建造。抬梁和檐栋雕龙画凤,刻、塑兼用,景物栩栩如生,衬以具有古典传说之壁画,显示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。庙的正门对联是:\"声动虎蛇龟尽伏,功施风雨露无偏\",这是民间对谭公崇拜心理的形象写照。庙前有一对别具形态的石狮,一雄一雌,它造型逼真,显得既威严又和蔼。

谭公得道亭

是九龙峰第一座最具古建筑风格的庙亭。它坐东南向西北,后倚一丛大石,西北面有一条小石溪渡过。此亭道光甲午年(1834)重修,民国期间的1912~1930年以及1984-1991年间多次修葺,但古韵犹存。亭正方形,边长5.4米,单檐歇山顶,青色琉璃瓦上盖,亭顶分别由六支四方石柱和八角石柱支撑,正檐两侧有花鸟屏风,精工雕刻。后壁有一个大落地圆窗,中间竖着\"谭公得道古迹\"阴刻石碑一方,(原碑已断,现见到的是后来仿制的,碑高178厘米,宽34厘米。)亭的楹联是\"道协天人早岁乘龙从此去,情深桑梓今朝跨鹤定归来\"。

文昌宫

位于九龙峰祖庙南侧,依山势分两级建造,级差3.1米,坐南向北偏西5度,硬山顶,抬梁式构架,三开间,二进深,面宽8.1米,总深16.5米,建筑面积134平方米。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。1984年作过大修,除保持原来的建筑格调外,增加了一些墙塑壁画,使祈求文化昌盛的气氛更加浓烈。其右侧的\"礼门\"对联是:\"彩笔昔曾干气象,人文从此际风云\"。

文昌宫,按传统惯例奉祀的主神是\"文昌帝君\",而这里却安放着孔子塑像,左侧摆放历代尊孔圣贤孟轲、颜渊、曾参、程颢、朱熹的塑像,一派儒家特色。右侧置\"魁星点斗\"塑像。

【九龙峰】

九龙峰海拔562.5米。古人刘梦得云: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”。

九龙峰虽不比罗浮山高大雄伟,却在九龙汇聚的山腰之间建有一座名扬海外的谭公祖庙。以谭公祖庙为中心,九龙峰有近10座大小庙亭,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

谭公祖庙建于明宣德九年(1434年)距今已有571年的历史。1983年惠东县政府将九龙峰开辟为旅游区,1993年又将“谭公祖庙”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
通过旅游管理部门多年的建设和管理,这里逐步形成集宗教、观光、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。游客信众纷至沓来,或烧香朝拜,或寻幽探胜。


1983年以来,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。惠东音乐人为了歌颂九龙峰的风光创作有歌曲《九龙峰》,已录制成VCD影碟。

【畲族角峰村】

惠州有很多美丽的风光,角峰村是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风光。

角峰村位于惠东多祝镇增光长坑管理区。往增光在丰和田右拐一条水泥路直走,路牌指示:往南山漂流。

到南山漂流200M处右拐直行四、五公里就到达角峰村了,哪里有十多家农户,是畲族少数民族居住地,山清水秀,风景宜人,美不胜收~~


据镇上干部介绍,角峰村民小组共有10多户人家,人口只有百来人,


全部是祖居在那里的少数民族——畲族。他们的居住点都在海拔400多米的大山里,在没有通公路以前,那里无疑是“与世隔绝”。


角峰“聚落呈点状分布,原居茅寮”。原来在以前,畲族多住茅草房和泥墙瓦房,并称这样的房子为“寮”。到了今天,


茅草搭建而成的“寮”已经不多见,村子里只剩下10多座泥墙瓦房,点缀在梯田之中,也算是一幅独特的乡村风情画。



       付款成功的请扫码进临进群

       付款成功的请扫码进临进群


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