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9日刘家台~琵琶烽遂~上堡镇川台一日登山穿越
俱乐部:狼行户外1群俱乐部
出发地:北京
天数:1
价格:98
12月19日刘家台~琵琶烽遂~上堡镇川台一日登山穿越
【线路介绍】
烽火台又称为墩台,是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在古建专家罗哲文的《长城》一书里对于烽火台是这样描述的:烽火台,也称作烽燧、烽堠、烽台、烟墩、墩台、狼烟台、亭、燧等等。汉代称作亭、燧,有时亭燧并称,唐宋称作烽台。明朝称作烟墩、墩台等等。是利用烽火、烟气以传送军情的建筑。如遇有敌情,白天燃烟,夜间放火。烽火台的形式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,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,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卫的房屋和羊马圈、仓房等建筑。台子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与长城一样,有用土夯的,有用石块砌的,也有用砖石合砌的等等。烽火台的位置大约有四种;一、是在长城的两侧,紧靠长城。二、是在长城以外向远处伸展的烽火台。三、是在长城以内向王朝首都联系的烽火台。四、是与相邻的郡县,关隘、军事辖区“镇”相联系的烽火台。大约每十里左右,造择易于互相了望的高岗、丘阜之上建立。
烽火台在明代除了传递军情之外,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,提供食宿、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。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、亭燧而不筑墙的。
概括的说,烽火台的位置通常建在长城城墙外的两侧山顶或者峰回路转的地方,注意是建在墙外而不是城墙上!主要用于发布军情信号,相邻的三个台之间要能相互望见。
古代没有高科技通讯设备,用火光与烟是最有效又快速的传递信息方式,最有名的当属两千多年前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件,并由此导致了西周的结束。当长城做为军事防御系统开始建造后,就继续沿用了这种传递军情的方式,报警的方式,夜间是在台上点火,白天则燃狼烟。唐诗人王维在《使至塞上》中有: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使用狼烟正是利用其直冲上天且吹散较慢的特点。到了明朝还在燃烟、举火的同时加放炮声,烟火以及炮声的数量代表入侵敌人的数目。具体为:一处火光以及一声炮响代表100名敌人犯境;两处烟、两声炮代表500名敌人;如果敌人超过一千,就得用三声炮响;四声代表5000敌兵,10000敌兵则用五声炮响或五处火光代表。这样指挥官就可以心里有数做好御敌准备。
【活动强度】
全程11公里,爬升700米左右,强度1.0。
【报名咨询】
小雨******67215(**电话同号)
扫码报名
1行程安排
12月19日(周六)
·07:30地铁健德门地铁站集合发车,迟到不等
·
·10:30|到达徒步起点整装后上山,一路登山赏景拍照,适时午餐(自带路餐)
·16:00|到达停车场集合返程,愉快结束活动;
·19:30|抵京到达地铁站队伍解散,结束一天愉快的徒步旅行,期待下次活动再见
此时间为计划时间,如遇堵车、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,领队有权调整整体时间安排或者更改路线!
2装备要求
登山鞋,登山杖,眼镜帽子,个人常用药品、防晒用品、午餐,小零食、饮用水,老少恐高慎报~!
4费用说明
会员98元/人〈 关注公众号成为会员可享受会员价〉
图片
➤费用包含
1)高额户外保险10-20万;
2)往返车费;
3)专业领队全程带队;
➤费用不含
1)自备午餐和水;
2)如遇村民拦路收费,大家集体AA;
7免责条款
此次活动属自助出行活动,当由于意外事故,突发气候变化和急性疾病等不可预测因素造成身体损害时,团队的发起者和同行者有义务尽力救助,但如果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,团队的其他成员不负担任何责任。团队的任何一名队员都应本着:\"尽力救助,风险自担\"的原则参加这次活动,活动的发起者和同行者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。
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,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,活动的发起者和同行者不承担赔偿责任,代他人报名者,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生损害,发起人和其他参加者同样不承担赔偿责任。由被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,凡报名者均视为接受此户外活动豁免责任,权利和赔偿的协议,即同意接受全部条款。